作为一名认真的人民教师,我经常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从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变的关键。优秀的教案有哪些特点?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安全教育教案,供大家吃饭时注意安全。欢迎大家分享。
小班安全教育:注意饮食安全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场景表现和图中的行为做一个简单的评价,并给出自己的理由。
2、了解就餐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3、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能力。
4、初步培养孩子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探索和发现生命的多样性和特征。
活动准备:
1.餐车,盛着热米饭和热菜的汤锅。
2.每人早餐一份。
3. 图片。
活动流程:
1.对话介绍活动。
老师:(1)现在是早上,那么我们现在应该吃早饭、午饭还是午饭呢?
幼儿:吃早餐。
师:(2)孩子在幼儿园喜欢吃早餐吗?在幼儿园吃早餐和在家吃早餐有什么区别?
孩子们:家里一起吃早餐的孩子不多,但是幼儿园里一起吃早餐的孩子很多,而且很开心。
师:(3)在幼儿园吃饭要注意什么? (孩子们自由讲述自己知道的注意事项)
幼儿:慢慢吃,不要说话。如果你说话,你就会窒息。
年幼的孩子:如果食物很热,吃前先吹一下。
幼儿:用自己的碗吃饭,而不是用别人的碗吃饭。
年幼的孩子:上菜时要慢慢走,否则可能会摔倒。
(四)教师总结。
2、孩子们观看现场表演,了解用餐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老师布置场景并进行示范表演)
(1)教育引导孩子观察并理解情况一——干净的手不能碰其他东西。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了解情况2——远离热汤锅。
(3)老师引导孩子观察、了解情况3-吃饭时不要触碰旁边的孩子。
3、观看教学图片,判断图片中的行为,进一步巩固饮食安全知识。
老师:(1)这里有一些孩子,他们正在吃饭。让我们看看,谁做对了,谁做错了,为什么? (师生互动)
(2)你知道吃东西时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吗?什么是危险且不能做的? (师生互动)
4、组织幼儿吃早餐,鼓励幼儿运用所学到的安全知识。
老师: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了美味的早餐。看看哪个孩子吃早餐时最懂得注意安全。
小班安全教育:注意饮食安全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交谈、观看情景了解就餐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能够了解日常生活中一些食物的正确饮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在学会安全饮食的同时,要有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物品准备:
课件PPT、汤锅、餐具
经验准备:
有吃果冻、糖豆、棒棒糖、口香糖、花生等的经验。
活动流程:
1.对话介绍活动。
老师:
(1)孩子在幼儿园喜欢吃饭吗?在幼儿园吃饭和在家吃饭有什么区别?
(2)幼儿园吃饭要注意什么? (孩子们自由讲述自己知道的注意事项)
老师总结:在幼儿园吃饭时,注意远离餐桶,小心不要烫伤自己。吃饭时不要碰别人,不要东张西望。慢慢咀嚼食物,防止食物被吸入气管。
2、幼儿观看常见零食,了解食用特殊零食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1)教育引导幼儿了解吃棒棒糖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2)教师引导幼儿了解食用口香糖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3)教师引导幼儿了解食用口香糖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3、观看幼儿进食挂图,让幼儿判断图中的行为,进一步巩固用餐安全知识。
老师:
(1) 这里有一些孩子,他们正在吃饭。让我们看看,谁做对了,谁做错了,为什么?
(2)你知道吃东西时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吗?什么是危险且不能做的?
4、组织幼儿吃零食,鼓励幼儿运用所学到的安全知识。
老师:老师给孩子们准备了美味的零食。来看看哪个孩子吃零食最懂得注意安全。
小班安全教育:注意饮食安全教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真实案例了解乱吃的危害。
2、提高安全意识,养成乖乖吃饭的好习惯。
3、能够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亮点:
1、要点:认识乱吃的危害,提高安全意识。
2、难点:吃饭时不要打架,养成听话吃饭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案例研究《卡在喉咙里的五芒星》、儿童吃饭的图片、儿歌《吃饭》
活动流程:
1.故事介绍,激发兴趣
老师要给孩子们讲一个今天真实发生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是《卡在喉咙里的五芒星》。有一天,四岁的东东突然咳嗽个不停。有时他会感到呼吸困难,晚上睡不好觉。这让他的父母非常担心,焦急地带着东东去医院检查。经过一位非常有经验的老医生检查后,终于发现了问题——医生从东东的喉咙里取出了一颗大铁五角星。医生还说这个有五芒星卡的地方很危险。幸好爸爸妈妈及时赶到,不然东东就有生命危险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东东终于康复了。医生还叮嘱他,以后一定不能把危险的东西放进嘴里。
2. 基础部分
问:老师讲完故事后,还有小朋友还记得这个故事的名字吗?东东的身体感觉如何?东东的父母现在感觉如何?医生从他喉咙里取出了什么?医生最后对东东说了什么?孩子们知道还有哪些特别危险且不应该放入口中的东西?
摘要:当老师听到这个故事时,我很着急。东东怎么可能把这么大的东西放进嘴里?多么危险啊!幸好医生及时救治。你认为你可以把危险的东西放进嘴里吗?希望孩子们记住这个教训,不要乱放东西到嘴里。
老师这里也有图,小朋友们,我们来看一下。问题:图中是什么?他们在做什么?这是一个孩子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吗?为什么?孩子吃饭时应该注意什么?
总结:我们吃饭的时候,宝宝会先经过喉咙,然后进入孩子的肚子里。如果他们在吃饭时打架或说话,宝宝就会走错路,把孩子噎住。严重时食物会卡在气管内,病人会因无法呼吸而死亡。因此,孩子吃饭喝水时一定要安静,不能大笑、玩耍。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吗?
3. 结尾部分
今天老师还给孩子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它告诉每个人吃饭时应该做什么。孩子们一定要认真学习!
《乖乖吃饭》是一堂中产健康课。在这次教学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得非常好。他们不仅了解了乱吃乱吃的危害,还能够随着音乐学习儿歌,积极参与活动。 。从整个活动的效果来看,孩子们参与活动的兴趣非常浓厚,积极性很高,很好地达到了本次活动的教学目的。
本次活动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教学过程中互动环节少,有的孩子会注意力分散。如果适当增加一些有趣的互动,提高幼儿的参与热情,就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活动也会更好。更完整了。另外,我在语言组织方面还欠缺,需要经常练习和提高。
小班安全教育:注意饮食安全教案4
活动目标:
1、孩子知道吃饭的礼仪。
2、孩子能坚持吃好,遵循用餐流程。
3、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活动准备:
VCD 用餐礼仪光盘
活动流程:
1.热身
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唱儿歌《好宝贝,吃饭了》,一起感受用餐的氛围。
2. 导入
孩子们观看礼仪视频《何其佳学礼仪》(就餐)中的礼仪剧场视频,学习我们吃饭时应该做什么、需要注意什么。
问题:
(1) 光盘上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有哪些小动物呢?
(2)谁做得好?为什么?
(3)吃饭时应该注意什么?
教师总结:礼仪剧场都讲了森林会议举办的就餐比赛。参赛者有狮子、白兔、猴子、虎斑猫、猫头鹰裁判。小花猫做得最好,因为它饭前洗手,饭后漱口,吃得干净,不浪费食物。吃饭时,我们应该在饭前洗手。吃饭时不挑食,不说话,不留米粒、剩菜,左手端碗,右手端勺。
3、老师深入演示并讲解用餐流程。
(1)师生共同制作《饭前洗手谚语》,加强幼儿对饭前洗手的熟悉程度。
(2)老师细心讲解就餐时的注意事项,并教孩子们儿歌。
儿歌的内容是:吃饭时注意不要说话,不要挑食,米粒蔬菜不留,左手拿碗,右手拿勺。
(3)教师结合本班情况,告诉孩子们不挑食的好处。
4. 扩展和延伸
孩子们已经学会了饭前洗手、吃饭时注意事项的童谣,所以让我们每天继续做下去,看看哪个宝宝最棒,能成为“用餐文明小使者”。
小班安全教育:注意饮食安全教案5
活动目标:
1、让孩子在用餐期间的行为符合礼仪要求。
2、培养幼儿良好的幼儿园就餐习惯。
活动准备:
儿童常用的餐具:碗、盘子、勺子。
基本流程:
(1) 进口活动:
直接引入活动名称并导入活动。
(2)关键步骤:
1. 第一步是练习准备膳食。
(1)拿一个餐垫放在桌子上,拿餐具放在餐垫上。
(2)学会用双手将椅子拉开然后坐下。
(3)老师说,吃饭的餐具要放在餐车上,孩子们用双手端起饭碗,放在餐垫上。
2、第二步是练习吃饭。
(1) 将双脚整齐地放在椅子前面。
(2)米饭和蔬菜要一起吃。
(3)一手拿着碗,另一只手拿着勺子吃饭。
(4)如需添加食物,请举手向老师请求帮助,或在老师允许的情况下到指定地点添加食物。
3、第三步,清理桌面练习。
(1)清洁桌面:去抹布区拿一块干净的抹布,擦拭餐垫和桌面,将脏抹布放在脏抹布区。
(2)使用后将餐垫放置在指定位置。
4、第四步是养成漱口、擦嘴的习惯。
练习结束后,吃饭时要注意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
小班安全教育:注意饮食安全教案6
活动目标:
1.你必须自己吃饭,不能让别人喂。
2、学习一些独立吃饭的基本方法:学会用小勺子,能够一次一勺地将米饭放入嘴里慢慢咀嚼。
重点和难点:
掌握一些独立进餐的基本方法,改变吃饭依赖的习惯。
活动准备:
1、生活区角落活动:舀小勺子
2.运动游戏:喂小动物
3.餐厅环境布置:自己吃饭好,有一些小镜子,有一些小奖品
活动流程:
感悟讨论-实际操作-强化巩固
1. 感知讨论
(1)餐厅环境设计做到“真正可以自己吃饭”。在环境中运用隐性教育方法,让孩子下意识地感知到自己需要自己吃饭。
(2)演示“学习使用小勺子”。让几个孩子示范如何使用小勺子,然后让孩子们说说谁拿勺子的方式正确或错误。老师接着演示如何正确使用小勺子:左手握住碗,右手握住小勺子,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勺柄,用右手握住勺子。无名指和小指。不宜捏得太低或太高。
(3)照镜子。 “我们的牙齿真有本事。”该建议可以在吃零食时使用。给每个孩子一面小镜子。首先,张开小嘴看看。可以看到嘴里的牙齿和喉咙,然后取一块。把零食放进嘴里,看看原来的零食怎么越来越碎了?最后被吞到哪里了?让孩子直观地感受到自己的牙齿真的很强大。吃的时候要细嚼慢咽,一口吞下去,这样才能吸收营养,生长。
2. 实际操作
(1)生活区角活动:在生活角放一些玻璃弹或各种豆子等材料,让孩子练习舀小勺子,掌握使用小勺子的正确方法。
(2)“喂小动物”运动游戏,让孩子扮演饲养员,给小动物喂食(用小勺子舀起“食物”放入小动物嘴里),看哪组饲养员喂得更快更多。
(3)幼儿吃饭时,注意监督并提醒幼儿正确使用小勺子,一次一勺将食物舀入嘴里,慢慢咀嚼。对于有特殊需要的孩子,首先要求他们能够咀嚼和吞咽,逐渐要求他们自己拿着勺子吃饭。
3. 加强和巩固
建议午餐时不时提供一些小奖励,对能独立完成饭菜的孩子给予小奖品,激发孩子独立吃饭的热情,逐渐形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活动延伸
通过家庭之窗,我们向家长宣传孩子独立吃饭的要求,要求孩子在家里、在幼儿园都遵守规矩。家长不要什么事都替他们包办,要尽力培养孩子独立吃饭的习惯。随时与家里保持联系,沟通了解孩子的用餐情况。
小班安全教育:注意饮食安全教案7
活动目标:
1、培养孩子独立吃饭的好习惯。
2、掌握正确的饮食方法。
3. 让孩子知道吃一顿愉快的饭菜对他们的健康有益。
活动准备:
ppt、勺子、碗
活动流程:
1、阅读儿童读物,引导孩子观察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1、师:小朋友们,请仔细看。这些孩子在做什么? (吃饭)请看看这些孩子吃饭有没有什么问题。
2.老师:贝贝怎么吃饭?这好吗? (老师引导孩子根据图片说话。)
总结:贝贝还没有养成自己吃饭的习惯。他仍然需要他的母亲来喂养他。这是错误的。孩子应该养成独立吃饭的好习惯。
3.老师:亮亮吃饭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这是正确的做法吗?
简介: 亮亮用手吃饭,所以食物总是洒在桌子上。
4.老师:小朋友们,看看红红吃得怎么样?她吃饭的时候合适吗?
总结:红红坐得很正,可以拿勺子和小碗。干得好。
5. 老师:小朋友们,看看这三个孩子,谁的饮食习惯最好?谁做得最好,你最喜欢哪个孩子?为什么? (老师引导孩子们讲良好的饮食习惯,教育孩子们要向红红学习,自己吃饭,能端正坐姿,吃得干净。)
2.教孩子正确的吃饭方法以及如何使用勺子和小碗。
1、师:小朋友们,你们吃饭的时候像谁呢?你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吗?
2、老师:吃饭时要端正坐姿,左手端碗,右手端勺,一口饭、一口菜,慢慢地、安静地咀嚼,不要把食物洒出来。放在桌子上或地板上,然后吃完饭。一顿饭。
3、老师示范并要求个别幼儿练习。
4、教育孩子在幼儿园或家里自己吃饭。他们吃饭时不应该大声说话或发出声音。我们一定要吃得开心。只有这样,我们的身体才能强壮、健康!
5. 观看儿歌《我能吃掉自己》并结束活动。
小班安全教育:注意饮食安全教案8
活动目标:
1、对童话故事感兴趣,理解故事内容,并愿意讲句子:味道真好吃!
2.知道吃饭时应该安静地坐着,不要浪费食物。
活动准备:
每个人都有一本婴儿书。
活动流程:
1、宝宝听《宝宝吃饭》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2.老师:宝贝,你能吃吗?你知道宝宝怎么吃饭吗?接下来,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宝宝吃”。
3. 通过提问和阅读书籍来了解更多关于这个故事的信息。
(1)师:故事中的宝宝是怎么吃饭的?谁来吃婴儿的食物和蔬菜?宝宝后来吃得怎么样了?
(2)老师带领宝宝一边看书一边讲故事,鼓励宝宝说出一句“味道好极了!”
引导宝宝讨论:我们的宝宝应该怎么吃?我们吃的食物都是农民叔叔阿姨辛勤劳动种出来的。怎样才能吃饭又不浪费食物呢?
(3)教育宝宝珍惜食物,不挑食,不把食物撒在桌子上、地上,不倒食物。
1.展示一张宝宝吃饭的照片,老师问:宝宝,你觉得这是谁?他在做什么?但这个宝宝吃饭不认真。谁吃他的食物?
2、老师讲《宝宝吃》故事,宝宝听《宝宝吃》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3. 与左边3相同。
活动反思:
对于我们宝宝班来说,午餐时间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到了吃饭的时候,会出现很多情况:有的不想吃,有的吃得很脏,有的把米扔掉,有的不吃菜……反正可以说是没有。安心一天。总是需要很多的思考和努力。目的是让宝宝学会自己吃好、吃好、吃干净。听故事是宝宝比较喜欢的。听了《宝宝吃饭》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怎么吃饭了。但由于年龄特点,婴儿学得快、忘得快。当天用餐时情况略有好转,但第二天就不再起效,与之前一样。我知道,要想彻底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时间,需要家长的配合。只有家庭共同养育,才能让我们的宝宝成长得更好!
小班安全教育:注意饮食安全教案9
活动目标:
1、有良好的饮食习惯。你会学会坐直,用手端着碗,小心翼翼地吃一口又一口。
2. 学习背诵儿歌《吃饭》。
3、了解饮食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够按时进餐,不挑食。
4、知道人体需要各种营养素。
5、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布偶兔、鸭子
活动流程:
1、幼儿观看情景表演并引导讨论:
1.观看现场表演(1)
问:你看,我的两个小客人吃饭时是怎么坐的? (引导孩子说小兔子吃饭时是坐直的)
2.观看现场表演(2)
问:谁打翻了碗?为什么会转?兔子是什么样的? (引导孩子说一只手拿着勺子,另一只手拿着碗,这样就不会翻倒)
3.观看现场表演(3)
问:我们看看桌子上的小兔子和小鸭子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小兔子前面的桌子干净,小鸭前面的桌子脏?
2.小结:刚才你看到了小兔子和小鸭子是怎么吃东西的。你想向谁学习?
3. 学习儿歌《吃》。
1. 小兔子吃得很好,因为他按照儿歌唱的做了。你想听听儿歌唱的是什么吗?老师背诵儿歌
2、老师带孩子们一起朗读儿歌2-3遍。
附儿歌:《吃》
吃饭时,坐直
右手拿着勺子,左手拿着碗。
仔细咀嚼,慢慢吞咽,不留任何食物,不摘菜,你真擅长自己吃饭。
情景表现(一):
木偶、兔子和鸭子:我到老师家做客(敲门)。老师您好。
师:今天您是作为客人来的。我已经准备好了你最喜欢的饭菜给你吃。 (将碗和勺子放在兔子和鸭子前面。)
小兔子坐直了,认真地吃饭了
小鸭子坐不住了,东张西望
情景表现(2):
兔子和鸭子继续吃
小兔子一手端着勺子,一手端着碗,一口一口地小心翼翼地吃着。
小鸭子没拿住碗,把碗打翻了。
情景表现(3):
兔子和鸭子继续吃
兔子吃得很干净
鸭子说:我不喜欢这个,所以我用手抓住了它。
小班安全教育:注意饮食安全教案10
活动目标:
1.能够用小勺子自己吃饭。
2、了解基本的饮食常识,学会不挑食。
3、在活动中展现孩子可爱的一面。
4、了解饮食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够按时进餐,不挑食。
5.初步了解健康秘诀。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小勺子、碗、蝴蝶等餐具;熊、小猫、小狗、猴头饰品。
活动流程:
1、教师操作动物头饰,情景表演“小熊款待”,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引导幼儿观看情景表演。
(2)提出问题:
①小熊邀请了哪些小动物到他家来?
②小熊把米和蔬菜放在哪里?
③小动物怎么吃东西?
2、引导幼儿使用小勺子、碗、盘,并模拟用小勺子自己吃饭。
3、引导孩子操作“谁对谁错?” 》
引导孩子观察图片,说说图片中的孩子吃饭时做了什么,判断是对还是错,并给他们贴上“哭脸”或“笑脸”
4. 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总结活动。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用纸盒、可乐瓶等材料自制不同嘴巴大小的娃娃。提供小勺子、珠子、米粒、花生、豆类等,让孩子反复练习使用小勺子。
2、居家男女同教:引导家长为孩子提供合适的餐具,而不是自行安排或更换。鼓励孩子自己吃饭,满足家里的要求。
教学反思
此活动适合幼儿园用餐。当孩子炫耀自己吃饭时,老师应该在场引导、告诉孩子如何正确吃饭。并教育幼儿珍惜粮食,让他们明白粮食来之不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anlanqiaoji.com/html/tiyuwenda/9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