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口新闻以鲜花为媒,广交朋友,共创美好生活;我们以绿色发展事业,共谋发展,实现互利共赢。秋风徐徐,花木飘香。 2020年9月29日,万众瞩目的第八届沭阳花树节开幕。据了解,本届花树节将设一个主会场和两个分会场。共有6个主要活动、16个子活动和48个子活动。耿伟多肉植物分会还邀请了全国120余名“多肉”专家参加,展出品种2000余个,为公众呈现了一场精美的“多肉”盛宴。活动期间,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主办的首届全国盆景职业技能大赛决赛也在沭阳举行。如果说盆景比赛是一场视觉盛宴,那么一系列的体育比赛则让大家身心都“high”起来。来一场酣畅淋漓的跑步骑行挑战,用你的激情表达对这座城市的热爱。还有羽毛球、篮球、健美操、广场舞等比赛,让你流汗、释放身心!著名篮球运动员胡卫东、世界羽联女双冠军罗英、罗宇,以及体育明星蔡瑞卿、张文也与数千名体育爱好者齐聚花乡,参加这场盛会。本届花树节期间,第十届全国盆景展,以及苗木展、家庭园艺展等展览同期举行,精彩纷呈、趣味横生。第四届沭阳网上花树节同期启动。花乡旅游、集体婚礼、文艺演出、花乡夜市等活动将陪伴广大市民共同度过一个快乐的国庆假期。
全力提升花木产业发展质量
沭阳花木栽培历史悠久,始于唐代,盛于明清。目前,全县花木种植面积达60万亩,约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全国的二十分之一。该行业年销售额超过200亿元,从业人员32万人。沭阳二柏、沭阳玫瑰、桑墟榆叶梅荣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产品)。年内建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新时代·中国最好”“生态健康旅游名县”,花木产业已进入品牌发展2.0时代。三叶园、俄勒冈彩苗、龙脊蝴蝶兰、耿薇多肉、庙头月季、张集鲜切花、扎霞黑松、新河干花基地……在沭阳,有200多家大型花木园艺产业基地,形成了规模宏大、结构合理、产品多元化的产业体系。近年来,沭阳坚持科学决策,明确发展路径,大力实施花木转型战略,着力推进“四个转型”,即推动花木产业从苗木转型从花卉到花卉,从种植到园艺,从绿化到多彩,从生产区到风景区。今年8月,沭阳花木产业被评为江苏省首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沭阳县围绕“建设全国花木产业第一县,争创全国花木经济第一园区”目标,加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力度,推动高水平农业产业化。最终发展全县花木产业。 2019年6月,以花木为主的江苏沭阳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成为列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管理系统。目前,产业园区以花木为主导产业,占地10.23万亩,从业人员近10万人,园区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96万元。为推动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沭阳不断加大花木产业技术创新力度,推动全县花木产业升级。目前,沭阳县已建成运营国家级科技研发平台2个、省级科技研发平台6个、市级科技研发平台7个。引进、培育、推广了1600多个适合沭阳栽培的优良花木品种,全县花木品种已发展到3000多个。
“蜀式”盆景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
9月18日,首届江苏省盆景职业技能大赛暨全国盆景职业技能大赛江苏预赛在沭阳举行。来自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代表队选手同台竞技,大展身手。 9月28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的第二类职业技能大赛——首届全国盆景职业技能大赛决赛也在沭阳举行。业内人士认为,作为全国二级职业技能大赛,首届赛事落户沭阳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也是沭阳花木产业特别是“蜀风”盆景影响力日益增强的体现,对于推动该县盆景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沭阳花木产业,擦亮沭阳作为花木之乡的名片。沭阳也是我国花木盆景的主要产区之一,“树牌”盆景已成为沭阳特色花木品种之一。 “蜀风盆景”以其“鱼网扣秋爪灯台、悬枝浮云”的独特风格,融合了南方的秀美与北方的生机。受到大家的青睐和喜爱,成为全国主要流派,“飞速一阳”技艺自成体系,闻名全国。目前,全县拥有树桩盆景、岩石盆景、微型盆景等各类盆景1000万余盆。先后建成了环形盆景长廊、沭阳国际花木城等5个大型盆景市场。拥有153个独立盆景园。产值突破100亿元。近年来,沭阳县着力提升花木产业,实施千名园丁培训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竞赛,重点培养盆景制作与养护、盆景造型栽培等专业技术人才、插花艺术、编织艺术等,推动全县盆景产业高质量发展。该县乘势而上,抓住机遇,通过盆景比赛、盆景培训等方式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已成功举办五届中国盆景制作大赛和技能大赛; “中国盆景制作工匠培训班”已成为国内盆景技师的金字招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晋升沭阳为“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常驻考点。盆景技能大赛也促进了沭阳盆景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沭阳拥有盆景生产基地5万亩,专业盆景企业(园区)600家,年销售额超过40亿元。盆景产业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分会+协会+农户”、“能人带农”、“千家万户”四种盆景发展模式。拥有专业生产人员10000余名,拥有行业认证的国家级、省级盆景大师6名,受过系统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5000余名。占地1500余亩的盆景文化产业园正在规划建设中。
花木产业拉长产业链
初秋的夜晚,华灯初上。白天喧闹的马路很安静,新河镇周泉村的盆景长廊却热闹非凡,旋转桌子、补光灯、手机……花农们使劲直播,介绍盆景,讲解保养知识。 ,淘宝订单的叮咚声此起彼伏。 “手机是新农具、直播是新农活、网红是新农民”已成为沭阳的新时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开网店、直播,成为乡村产业创新传播的节点,拉动更多农民投入“互联网+”新经济。近年来,沭阳坚持以花木产业为依托,以保持乡村原有质感和风貌为前提,以广大农民电商创业为动力,探索形成“互联网+三农”沭阳电商模式,努力实现“农民富、农业强、乡村美”。 “花香沭阳”的“金字招牌”随着叮咚之声更加响亮,“沭阳花木”连续两年位列全国“快捷服务现代农业金牌工程”第一名。沭阳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农产品进城“互联网+”工程试点县。目前,该县活跃网络商户超过4.5万家。各类“中国淘宝镇”15个、“中国淘宝村”84个,是全国首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和全国最大的农产品淘宝村直播销售集群。约占全国三分之一,平均每秒有10.87件快件从沭阳发往世界各地。花木产业的健康发展也促进了花木产业的发展。旅游业。沭阳推动从卖产品向卖风景转变。新增吴印贤摄影双年展、跑步自行车挑战赛等两个民族文化体育品牌。连续举办八届花木节、五届海棠节,打造西郊森林公园。家园等“十大文旅项目”,推动古里林生态旅游度假区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苏北花卉4A级旅游景区创建。着力建设一批生态、农业、旅游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大力培育农旅融合新兴产业。 “一带一区一镇一村”生态旅游产业初见成效。新建全长82公里的花乡绿道旅游公路,连接多个生态旅游景区; “花乡一日游”线路入选江苏省优质乡村旅游线路;桑墟的榆叶梅、张集的鲜切花、龙脊的蝴蝶兰等花卉也成为新的花木、旅游的新美景,花木产业从产地向景区转变。通讯员 卢树苏 倪亚琼 朱延东 丁华明 路口记者 徐明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anlanqiaoji.com/html/tiyuwenda/9422.html